南陵县历史沿革

南陵在汉武帝元封二年(公元前109年)属丹阳郡春谷县、宣城县。晋置南陵戍。南陵,本汉县名,在关中,属京兆尹。东晋侨置于江南。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(525年)置南陵郡、南陵县,由东晋于沿江南岸赭圻屯所置南陵戍而来。

唐长安四年(704年)移治青阳城(今籍山镇),属江南道宣州,南宋与明清属宁国府。民国初年属芜湖道,1932年、1938年、1940年先后划属第二、九、六行政督察区。

1949年4月22日解放,即置南陵县人民政府,属芜湖地区,1950年属宣城地区,1952年属芜当专区,1980年属宣城地区,1983年为芜湖市辖县。

1958年9月撤销区、乡建制,实行政、社合一体制,全县设立弋江、许镇、奎湖、工山、家发、三里、烟墩(翌年11月并入三里)、何湾、童村(1961年9月更名戴镇)、晏公(翌年11月并入何湾)等公社。1960年改城关镇为城关公社,1962年复置城关镇。

1961年6月建区划社,弋江区辖弋江、九连、东河、石铺、奚滩5个公社,黄墓区辖奎湖、黄塘、黄墓、东塘、太丰、仙坊6个公社,工山区辖工山、麻桥、桂山、家发、戴镇5个公社,峨岭区辖三里、五里、峨岭、烟墩4个公社,何湾区辖丫山、绿岭、何湾3个公社。,1964年11月由石铺公社析置葛林公社,1965年复置弋江镇,均属弋江区。

1970年1月撤销区建制。1972年3月设弋江、黄墓等片,戴镇公社划属何湾片。1974年3月恢复区建制。1982年1月弋江公社更名蒲桥公社。

1984年3月撤社改乡。1984年12月析东河乡、九连乡复置东七乡,属弋江区。1985年2月,黄墓乡改黄墓镇,三里乡改三里镇,丫山乡改丫山镇。

1990年,县境东接宣州市,南邻泾县,西连铜陵县,北界芜湖县。西北同繁昌县相邻,西南与青阳县毗连。面积1263.7平方千米。辖城关镇和5个区公所(下辖4镇22乡)。弋江区辖弋江镇和东七、九连、东河、石铺、蒲桥、葛林、奚滩7乡,黄墓区辖黄墓镇和奎湖、黄塘、太丰、仙坊、东塘5乡,工山区辖工山、桂山、麻桥、家发4乡,峨岭区辖三里镇和五里、峨岭、烟墩3乡,何湾区辖丫山镇和戴镇、绿岭、何湾3乡。

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,撤销五里乡并入城关镇,撤销蒲桥乡并入弋江镇,撤销仙坊乡并入黄墓镇,撤销黄塘乡并入奎湖乡,撤销工山乡、桂山乡设立工山镇,撤销麻桥乡、家发乡设立家发乡。(东七乡?)

1996年,南陵县面积1263.7平方千米,人口约53万人。辖6镇14乡:城关镇、丫山镇、三里镇、黄墓镇、弋江镇、工山镇、东塘乡、太丰乡、东河乡、奚滩乡、葛林乡、石铺乡、九连乡、绿岭乡、戴镇乡、何湾乡、烟墩乡、峨岭乡、家发乡、奎湖乡。县政府驻城关镇。

1997年,撤销何湾乡,设立何湾镇,镇政府驻何湾;撤销奎湖乡,设立奎湖镇,镇政府驻奎湖街;撤销家发乡,设立家发镇,镇政府驻麻桥;撤销戴镇乡,设立戴汇镇,镇政府驻戴汇;撤销绿岭乡,设立绿岭镇,镇政府驻绿岭。2000年,全县辖15个镇、6个乡。

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,南陵县常住总人口490130人,其中:城关镇51989人,弋江镇33834人,黄墓镇31584人,三里镇24417人,丫山镇9892人,工山镇30489人,奚滩镇24338人,奎湖镇28860人,家发镇30566人,峨岭镇18094人,烟墩镇17788人,戴汇镇19475人,何湾镇18498人,绿岭镇11529人,石铺镇21995人,九连乡22711人,东河乡19300人,东七乡19297人,葛林乡18399人,太丰乡26360人,东塘乡10715人。

2003年10-11月,南陵县将21个乡镇撤并为烟墩、家发、籍山、许镇、弋江、何湾、三里、工山8镇:撤销城关镇、葛林乡、石铺镇、九连乡,设立籍山镇;撤销黄墓镇、奎湖镇、东塘乡、太丰乡,设立许镇镇;撤销奚滩镇、东河乡、东七乡,并入弋江镇;撤销峨岭镇,并入三里镇;撤销丫山镇、绿岭镇,并入何湾镇;撤销戴汇镇,并入工山镇。

2003年末,全县面积1263平方千米,人口164388户、545574人,辖8镇:籍山镇、许镇镇、弋江镇、三里镇、工山镇、家发镇、何湾镇、烟墩镇,共有20个居委会、159个行政村。

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,南陵县常住总人口404278人,其中:籍山镇138640人,许镇镇77048人,弋江镇67710人,三里镇28516人,何湾镇23206人,工山镇35124人,烟墩镇11770人,家发镇22264人。

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,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。
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。如需转载或引用,请自行核实内容。
网站首页 | 返回顶部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