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平县历史沿革

建平县名始于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因旧属建昌(今凌源)和平泉(今河北省平泉县)两县辖境,设该县时遂取建昌、平泉两县首字而得“建平”一名。虽然县城住址已于1954年7月由原建平迁移到叶柏寿,但仍袭用建平县名。

建平县域春秋时属东胡地。战国属燕地。秦、汉时属辽西郡地。三国属鲜卑地。晋属鲜卑段氏、字文氏、慕容沃活动地带。东晋十六国为前燕、前秦、后燕、北燕辖区地。北魏、北齐时属营州建德郡。隋属柳城郡地。唐为营州柳城县。辽属中京道大定府惠州地。金属北京路大定府。元初属北京路,后改为大宁路。明朝属大宁卫,景太以后属诺音卫。清乾隆三年(1738年)设塔子沟厅后,属直隶省承德州塔子沟东北境地。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将塔子沟厅改制为建昌县,属承德府建昌县辖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4月,析平泉州之东北境喀喇沁右旗旧牧地、建昌县之北境敖汉左、右、南三旗旧牧地置建平县,县址新邱,隶属朝阳府。

民国二年(1913年)改县衙为建平县公署。1914年归热河省特别区所辖。1929年改县公署为县政府,属热河省辖。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,1933年3月,建平县隶属朝阳六县指挥署;1934年,六县指挥署撤销,建平县仍属热河省。1937年3月1日,将县北部即敖汉三旗划出另设新惠县,并将宁城县所辖西桥区的九个村和喀喇沁右旗所辖的七家区四个村(由原平泉划入的)划入建平,仍沿用建平县名。1938年7月1日,将七家区划归喀喇沁右旗管辖。1940年,将建平县并入喀喇沁右旗公署,旗址先在新邱,1941年迁至平庄(今属赤峰市),仍属热河省。

1945年“九·三”胜利后,成立建平县人民政府(驻地平庄),属热中行政公署,10月改属热辽行政公署。1946年国民党进驻。1947年6月建平县重新解放,属热河省。1949年7月析叶柏寿县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八区划归建平县,仍属热河省辖。1955年7月热河省撤销后,建平县划归辽宁省,隶属锦州专区。1959年2月属朝阳市。1964年3月属朝阳专区(1968年5月改称朝阳地区)。1984年9月为朝阳市辖县。

1903年划分为建东、建西、建中、敖汉、敖东、蒙古6个区。1909年划分为16个区。1933年6月,全县划为6个区,即一区建平、二区四家子、三区叶柏寿、四区黑水、五区菜园子、六区下洼。1937年3月,县境东北部50个村,划归新惠县;另从宁城县划出15个村、平泉县划出4个村归建平县辖,划并后全县共有8个区。1940年,建平县并入喀喇沁右翼旗公署,全旗划32个行政村。

1945年9月,建平县人民政府成立,全县划为王爷府、公爷府、茅沟七家、平庄、黑水、建平、朱碌科、叶柏寿、西桥(乃林)9区。1946年2月,将县内王爷府、公爷府、茅沟七家3个区划出,成立建西县。10月,又将平庄、西桥(乃林)2个区划出,成立建中县。老哈河以东的黑水、建平、叶柏寿、朱碌科4个区为建平县。1947年7月,成立叶柏寿县,将叶柏寿区划归叶柏寿县;9月,成立喀喇沁东旗政府,县内蒙古族集中地区成立4个苏木公所,即王子坟、喀喇沁、那立奈、黑水。

1949年7月,撤销叶柏寿县,将波罗赤区划归朝阳县,甘招、半拉烧锅、羊角沟3个区划归喀喇沁左旗,其余4个区划归建平县;全县共有13个区,234个行政村。13个区即:一区建平、二区马场、三区哈拉道口、四区黑水、五区八家、六区奎德素、七区王子坟、八区沙海、九区叶柏寿、十区深井、十一区公营子、十二区朱碌科、十三区喀喇沁。1961年4月,公营子公社划归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。(缺1949-1984年之间其他行政区划调整情况)1984年3月,全县实行乡(镇)村建制,公社改为乡(镇),生产大队改为村委会,生产小队改为村民组;全县共有31个乡、1个镇,345个行政村,2248个村民组。

1996年,建平县面积3865平方千米,人口约56.2万,辖9个镇、23个乡:叶柏寿镇、朱力科镇、建平镇、黑水镇、喀喇沁镇、北二十家子回族镇、沙海镇、万寿镇、哈拉道口镇、富山乡、深井乡、榆树林子乡、孤山子乡、青松岭乡、杨树岭乡、惠州乡、马场乡、罗福沟乡、老官地乡、烧锅营子乡、向阳乡、太平庄乡、白山乡、奎德素乡、张家营子乡、小塘乡、三家蒙古族乡、白家洼乡、义成功乡、青峰山乡、八家乡、热水乡。县政府驻叶柏寿镇。

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,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。
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。如需转载或引用,请自行核实内容。
网站首页 | 返回顶部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